2)第504章 拜谢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破败多年,如今焕新,可见怀仁亦有文治。”

  这话说的有点云里雾里,李善都没太听懂,但边上的那些人个个都心里有数……刻意的提起文治,是为了和霍去病区分开,齐王妃那番话虽然没有传播开,但也不是什么秘密。

  “武德四年,侄儿抵长安,落脚东山寺,手无余文,手无寸铁,度日如年。”李善叹道:“先有孝卿兄襄助,后幸得德谋兄、昭德为友。”

  “此后,伯父屡屡照拂,叔父更召侄儿入幕,随战山东……”李善再行一礼,郑重道:“侄儿均感念在心,不敢一日或忘。”

  李客师环顾左右,摆手道:“众所周知,山东筹谋,雁门立功,诗才盖压长安,此等英杰,即使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难道就会埋没吗?”

  房遗直笑道:“但若非置入囊中,锥亦未显其锐。”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当日李善赴山东,李客师遣派亲卫相随,又让李善携带书信,这才有了筹谋的机会。

  “怀仁兄的确应该上门拜谢。”张文瓘插嘴笑道:“长孙婶婶可是出了大力的。”

  “说的是,怀仁定亲……”

  杨思谊催促道:“还不快去拜谢,待会儿大伙儿去东山酒楼聚饮!”

  “不错,不错。”李昭德嚷嚷道:“今早就吩咐过了,酒楼不纳外客,专为怀仁兄接风洗尘!”

  李宅并不大,长孙氏早就听见外面乱哄哄的,看着缓步而来,拜倒在地的青年,笑道:“与人为善,怀仁举义,方能结交如许多友人。”

  “多谢伯母。”

  “快起来吧。”长孙氏细细打量,依旧玉树临风,身姿挺拔,但与此前想比,多了一份锐气,少了一份儒雅。

  “怀仁,怎的又黑了几分。”

  听了这句话,李善哭笑不得,拱手道:“伯母放心,德谋兄依旧面如冠玉。”

  长孙氏掩嘴一笑,“北上半载,屡立功勋,但不可再亲身犯险,你母亲日夜难安……”

  “侄儿知道了。”李善顿了顿,解释道:“雁门一战,再至连夜追击,看似凶险,实则胜券在握,侄儿不敢贸然浪战。”

  长孙氏微微点头,她知道李善这个解释是针对随其出塞的李楷。

  “三郎已经来过两封信了。”长孙氏缓缓道:“提及霞市……均为怀仁一手创立,三郎可堪重任?”

  “伯母难道还不知德谋兄之能吗?”李善笑道:“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名声,县内势族尽皆俯首,接手霞市,整理账目,井井有条,比侄儿强多了。”

  长孙氏摇摇头,“还是要多谢怀仁。”

  “不敢当伯母此谢。”

  实话实说,李楷出任代县令那就是去镀金的,李善也愿意帮这个忙,既然要帮忙,那就不要抠抠搜搜的,所以索性将霞市转手。

  但霞市看似只是一个市场,但在代州地位不低,并不仅仅只是个商贾聚集之地。

  从代州到朔州、云州的这条商路,霞市是真正的起点,这条商路给聚集而来的商贾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给代州带来了所需要的人口、耕牛以及马匹。

  马引如今已经在朝中已经很具分量了,如今一头是在平阳公主府,是由柴绍主控,另一头就是在霞市,无数商贾将粮草运送到霞市,以此换取马引,太仆寺那边眼睛都红了,几次上书建议此等大事,当由太仆寺主持。

  而且那么多粮草运送到霞市,用来酿酒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作为军粮贮存。

  换句话说,李善交出去的只是一个霞市,但李楷得到的却不仅仅只是一个霞市。

  长孙氏一直对李善颇为关照,原本出于怜悯,但如今却不仅仅出自个人情绪了。

  “已然定亲,至于何时成婚……”长孙氏将话题转开,“那就要你和崔舍人商议了。”

  李善忍不住龇牙咧嘴,崔信那厮早在雁门关就说了,要等到及笄……换句话说,要等到十五岁,还有四年呢!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