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 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大批地撤离。”范明山提醒道。

  阮德苦笑道:“部长,侯板工业园和其他那些工业园区的定位是不同的。其他那些工业园区,主要都是承接一些低端的出口加工业,它们主要的生产设备也就是缝纫机、注塑机、电烙铁,这些设备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对了,即便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设备,大多数也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人不在乎把这些产业转移到越南来,所以他们为这些产业建立起了完备的销售服务体系。比如说,中国的每一家缝纫机厂,在越南都有销售服务中心。他们销售的缝纫机质量好、功能齐全,而且非常便宜。”

  “那么,你就不能让中国的那些机床企业也到侯板工业园来建立他们的销售服务中心吗?”范明山问。

  阮德说:“这很难。其实,中国的一些机床企业也的确在越南建立了销售服务中心,但他们的服务中心只对一部分中低端机床提供服务,高端机床的服务还是要回中国去完成。”

  “这是为什么呢?”范明山的助手黄春荣问道。

  阮德说:“我曾经和他们谈过,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越南的高端机床用户太少,而高端机床的售后服务需要专业性更高的人员和设备,越南的市场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个服务体系。”

  “这或许只是一个借口吧?”黄春荣说。

  阮德点点头:“的确,这只是一个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中国人不希望那些需要使用高端机床的企业到越南来建厂,他们用这样的方法,给那些企业设置了障碍。”

  “这是一种无耻的行径!这是帝国主义行径!”黄春荣怒道。

  阮德看着黄春荣,脸上落出一个无奈的笑容。其实,他更想向黄春荣开一个嘲讽:

  拜托,别这么天真行不行?

  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从来都是把自己不想做的低端产业转移给别人,利润高、工作轻省的高端产业,谁不是努力捂在自己手上的?

  中国在开放之初,从国外承接的也是最苦最累的那些产业,几亿件衬衫换一架A380,就是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产业分工的描述。

  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开始把低端制造业甩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开始搞大飞机、5G、高铁等处于产业链上游甚至顶端的项目,但这种升级,并不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恩赐,而是人家扎扎实实自己做出来的。

  想当初,中国想进入高端制造业,西方人同样向他们封锁了高端机床等各种装备。就在眼前,当中国人试图冲击高端半导体产业时,ASML也在美国人的压力下,拒绝了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

  人家辛辛苦苦搞高端装备,图的不就是自己能够进入产业链上游吗?人家凭本事搞出来的装备,凭什么要拿给你使用?

  阮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