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_年代重生:炮灰女配要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这次相亲再没成,外婆你帮我拦着些我妈。”周辞不是第一次相亲,之前有过一个信件联系的相亲对象,但周辞把跟他结婚要面对的现实和风险说了后,那姑娘就主动跟他断了联系。其实等到两个人的感情再深一点,这些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为问题,甚至许多女同志是很愿意奉献和付出的,根本不在意这些,她们面对感情都很勇敢,但这份勇敢中间,往往夹杂着太多的冲动和不理智。

  陈奶奶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厂里的第二次招工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各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在公社开完会后,回到大队就向队里的知识青年告知了这个消息,很快就有大批的知青和农村待业青年到五星大队来报名。

  许慧和唐桂香负责给前来报名的人登记,连续登记了整整一天半,喝水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不止是本公社的知识青年,就是公社相临大队的知青,也抱着撞运气的想法,主动跑到五星大队来自荐报名。

  五星大队这边,看着这一茬茬的人,心里是又酸又自豪。

  酸的是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多的工作岗位,竟然不在本大队安排,要去别的大队招工,自豪的是,满公社就他们大队有这个本事,可以给这么多人安排工作,现在谁不说一句五星大队好。

  本大队社员的思想工作,王臹是特意开了社员大会安抚过的,招工是面向全体社员的,但不是说你报名都要你,你得符合要求是不是。

  招工可是要考试的,自家孩子学堂门都没上过,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明白,怎么考?

  现在好些社员心里都后悔得不得了,早知道读书这么重要,当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去上学,现在他们就羡慕那些把孩子供出来的人家。

  五星大队没解放的时候有私塾,但中间也停办了许多年,是老王支书后来一直坚持走动,大队小学后来才又办了起来。

  但办了起来,还是有许多家长不让自家孩子去上学。

  上学多耽误事啊,三岁大的孩子就能端着盆喂鸡,再大一点能搭着凳子上灶台,帮着带下面的弟弟妹妹,再不济农忙的时候还能跟在后头捡捡稻穗。

  而且上学是要学杂费的,哪里舍得供,男孩子上学的都不多,更别说是女孩子。

  老王支书手段再强硬,家长铁了心不给念,他也没有办法不是,不过饶是老王支书这么坚持,村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读完小学就没有再升学的,哪怕考上了,也少有去念的。

  以前是穷,后来是读书无用的风潮刮了起来,知识青年都下乡种地当农民来啦,这书读了也不种地,不如早下地早挣工分,会写自己的名字懂算数就可以了。

  也就队里的王姓人家,只要孩子能读的,都想尽办法供着,哪怕是念完中学回乡种地,也坚持着,陈姓人家条件好的,也供了几个,唯独刘姓,数一数,小学倒是七七八八都上了,上了中学的就那么两三个。

  “都怪刘德光,要不是他,我们家大山说不定就能招上工了,不干人事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ujers.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